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祭祀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明清时期的黄帝祭祀

何炳武主编

                                        
  明清时期的黄帝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黄帝祭祀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取消了郊天礼中以五方帝从祀的做法,而特别重视国都历代帝王庙的祭祀。
  圜丘祭天为古时最隆重的礼仪,且最早配祭黄帝,而后演变为配祭五帝。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大兴百神之祀,命李善长研究祭天之礼。李善长提出祭祀昊天上帝不必以五帝从祀,他说:“今当遵古制,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冬至则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从祀。夏至则祀皇地祗于方丘,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从祀”[1]。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取消了祭祀天地时以五方帝从祀。明代也没有五时迎气之祭,但仍以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祭祀三皇之一黄帝。
  明洪武六年(1373),始建历代帝王庙于京师应天(今南京)钦天山之阳,供奉三皇五帝及历代开国之君,每岁春秋致祭。次年庙成,太祖朱元璋亲临致祭。七年,又“令帝王庙皆塑衮冕坐像,惟伏羲、神农未有衣裳之制,不必加冕服”,洪武二十一年(1388),因火灾庙毁,改建历代帝王庙于鸡鸣山之阳,“又定以每岁春附祭历代帝王于郊坛,秋祭于本庙。”《大明会典》卷九十一载:洪武二十六年定遣祭仪,由皇帝遣官致祭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至明成祖迁都北京,历代帝王庙遣南京太常寺官行礼。在京师北京建历代帝王庙前,一度在祭祀天地时以历代帝王从祀。嘉靖九年(1530),罢历代帝王南郊从祀,再建历代帝王庙于京师城西阜成门内[2]。嘉靖十一年庙成,定亲祭仪,明世宗亲临致祭。“嗣后岁以春秋仲月,太常寺先期奏请遣大臣一员行礼,四员分献。凡祭于陵寝之岁,则停秋祭。”[3]清时沿袭了这种祭祀传统。遵康熙皇帝旨意:“除无道被杀、亡国之外,应尽入庙崇祀。”[4]其享祭者到乾隆时增加为三皇、五帝,夏十四王,商二十六王、周三十二王、汉十九帝、晋七帝、宋三帝、齐一帝、陈二帝、魏八帝、唐十六帝、后唐一帝、后周一帝、宋十四帝、辽六帝、金六帝、元十一帝、明十三帝。《大清通礼》卷九《庙飨历代帝王之礼》载:“岁春秋仲月诹吉,遣官将事。特行崇典,皇帝亲诣行礼。”雍正、乾隆皇帝皆曾亲临致祭。
  从明嘉靖十一年(1532)到清末(1911)的380年间,北京的历代帝王庙中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明嘉靖帝、清顺治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等亲自主持祭祀大典16次。其中,雍正帝5次、乾隆帝6次到历代帝王庙祭拜。明清两代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兴盛不衰,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明朝的建立是国内民族关系的一次重大改变。它一举结束了宋元时代《辽(契丹民族)、金(女真民族)、元(蒙古民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贵族集团持续统治北中国和全中国长达400多年的历史,重新恢复了华夏汉民族贵族集团的统治地位。继明朝之后的清朝则又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贵族集团建立的中国王朝。两朝民族关系均较复杂。朱元璋在他北伐中原,进军元大都(北京)的“奉天讨元檄文”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制天下者也。”[5]进而在军事决战前夕展开了强大的舆论攻势,向广大汉族民众发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6]的号召。明王朝建立后,他一方面以北平府(北京)为军事基地,多次遣军深入漠北重创元朝的残余势力,但另一方面强调:“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从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的理论、口号、军事行动和安抚政策看,足见当时汉蒙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清初的民族矛盾也很激烈。当清军入关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江阴屠城”的悲剧,继而推行剃发令、圈地令、投充令等野蛮措施。这些野蛮措施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抗议,许多地方出现各种武装起义。面对复杂而敏感的民族问题,明清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办法缓解民族矛盾。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重视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我们知道最早的历代帝王庙应该是唐代玄宗天宝七年(747)建于长安的帝王庙,但它的祭祀对象仅限于三皇五帝,不含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而且是“各置一庙”[7],没有在一庙之中群体祭祀的特点。但到明时不仅专门建庙恢复了对历代帝王的祭祀,而且大大增加了受祭人的数量。比如据文献记载,洪武六年在金陵(今南京)建的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历代帝王庙中,共群体供奉祭祀了17位历代帝王和32位历代名臣。这17位帝王人物是三皇(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和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高祖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及元世祖忽必烈[8]。这些人物塑像神位的排列特点是,伏羲炎黄祖先的三皇神像居中,五帝和夏商周汉唐宋元等开国帝王的神像,分列在三皇左右。从这一祭祀人物和布局特点看,我们有理由认为,朱元璋的用意既强调了华夏——汉民族自三皇祖先到历代帝王几千年的正统地位,也承认尊重元朝历史的存在,供奉祭祀了被他直接推翻的蒙元王朝的开国帝王元世祖忽必烈。这一做法巧妙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矛盾。清代延续了这一传统,并对其有所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前期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他们尊重借鉴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竭力吸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解决民族关系、文化交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政策维护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我国辽阔疆域的版图基础,持续不断地开创了有清一代的“康乾盛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亚洲头等强盛的国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不仅没有排斥历代帝王庙,而是继承发展了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制度。清顺治帝亲祭时规定今后皇帝亲祭一上香,若遣官致祭在三皇位前三上香,表明他对祭拜三皇的重视。清雍正帝亲祭五次,他一改前制,在三皇位前行大礼三上香,表明了他对三皇的崇敬之意。清乾隆帝亲祭六次,乾隆甲申年春(二十九年),他在重修历代帝王庙告成之日亲临致祭,并作诗一首,第一句便是“三皇五帝道功崇,历代君王懋建中”,意为三皇五帝的思想功绩是高尚伟大的,历代帝王都以他们为榜样,勉励自己在帝王序列中树立自己的形象。而对于处理历代帝王庙中祭祀人物的问题上,他们一方面认同和光大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和华夏——汉民族为主的历代帝王体系,另一方面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帝王和其他汉民族帝王入祀,使入祀人物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充实完善了历代帝王庙统一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帝王祭祀体系。比如,顺治时,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帝王由15位增加到21位,历代名臣从27位增加到32位;雍正时,祭祀帝王从原有的21位大幅度地增加到了164位,祭祀名臣从原有的32位增加到79位;乾隆时,则使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帝王从164位最终增加到188位。
  明清两代立庙祭祀的历代帝王数目先后有增减变化,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伏羲炎黄的崇敬和祭祀始终如一。在历代帝王庙神位(像)的排列格局上,伏羲炎黄祖先始终高居主体大殿正中最为显赫的地位,历代各民族帝王分列左右,历代功臣名将分置在东西配殿之中,营造出了“众星捧月”般的众帝群臣共仰伏羲炎黄祖先的宏大场面和隆重氛围,体现着伏羲炎黄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观念和认同情感。从汉族皇帝朱元璋创建京师历代帝王庙,到满族皇帝雍正在三皇神位前改行大礼三上香,都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明清两代都非常重视黄帝陵寝致祭。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派遣官员考察各地的历代帝王陵庙,命令官吏将陵庙图形绘明进奉。这次考察,查明各行省有先代帝王陵寝79处。洪武四年(1371),礼部定议,罢郡县三皇庙,合祀帝王三十五[9]。根据《明史·礼志四》的记载,在陕西有15处,其中在“中部祀黄帝”,中部即今陕西黄陵县。这次黄帝陵祭祀之前,专门派遣秘书监丞陶谊等人对桥山黄帝陵庙进行勘察、修葺,筹备祭祀仪式。并且明太祖亲自撰写祭文,派大臣中书省管勾甘赴黄帝陵致祭。这次祭祀留下了我们所见的最早的一篇祭祀黄帝的祭文,原文如下:
  皇帝谨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烝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朱元璋在祭文中回顾了起事建国的经历,追念了黄帝的德业,表达了对黄帝的崇敬之情。同年,朱元璋降旨废除了各地建立的“三皇庙”和“由十大医师祭祖”的礼制,规定祭祀黄帝由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家祭祀始祖的圣地,要求每次祭陵都要将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刻石立碑。为了保护祭祖圣地,黄帝陵庙设五品护陵官二人。后以县令为护陵官,由五品官担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五中详细记载了这些祭祀要求。“岁祭用春秋仲月朔(器用笾豆各八、登一、鉶二、盙簋各一、俎一、爵三、尊篚一、牲用太牢),于是遣使诣各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既而命有司岁时修葺,置陵户二人守视。又每三年,出祝文、香帛,传制遣太常寺乐舞生赍往所在,命有司致祭。……又命帝王陵庙所在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致祭。”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轩辕庙大殿内塑造轩辕黄帝坐像一尊,供瞻仰祭奠。洪武九年(1376)遣官行视历代帝王陵寝,并规定凡帝王陵,令百步内禁樵采,设陵户二人看守,有司督近陵之民,以时封培,每三年一降香致祭。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规定,如果轮到每三年一次的陵庙致祭,则停本年历代帝王庙的秋祭。这一规定后来成为制度。明代还改变了由地方官员代祭的做法,而由朝廷派员致祭。
  明朝的黄帝陵祭祀,基本上是三年一大祭,由皇帝亲写祭文,由太常寺派遣大臣携带香帛、贡品至桥山祭祀。洪武四年、二十九年,永乐十二年,宣德元年,景泰元年,天顺六年,正德元年、十一年,嘉靖十年、三十一年,隆庆四年,万历元年、二十八年,天启元年,明朝诸帝均遣使赴黄帝陵祭祀。今黄帝陵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黄陵致祭的碑文。现将存世的祭文转录如下: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秦王祭文
  维洪武二十九年,岁次丙子,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巳,秦王敬遣左长史茅廷□,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维帝继天立极,垂统保民;百王相承,万世永赖。钦承祖训,嗣守秦邦;奉命西畋,还经陵下。第以卹礼未终,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陈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享!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祭文.
  维宣德元年,岁次丙午,二月乙丑朔十一日,皇帝谨遣应城伯孙杰致祭于黄帝轩辕曰:仰惟圣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主命,为万世开太平,功化之隆,永久无□。予祗承天序,谨用祭告,惟神昭鉴,佑我邦家。尚飨!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祭文
  维景泰元年,岁次庚午,闰正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皇帝谨遣工科给事中霍荣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仰惟圣神,继天立极,功被生民,万世永赖,余嗣承大统,祗祀事用,祈佑我家国,永祗升平。尚享!
  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祭文
  维天顺六年,岁次壬午,八月一日,皇帝遣延安府知府臣王瑾致祭于轩辕黄帝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有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报,特遣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祭文
  维正德元年,岁次丙寅,四月庚戌朔,十九日戊辰,皇帝谨遣鸿胪寺丞张昱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于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惠利万世。兹子□□;祗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鉴佑,永祚我邦家。尚飨! 明正德十一年(1516)祭文
  维正德十一年,岁次丙子,八月庚戌朔,越十八日丁卯,皇帝遣延安府同知臣刘□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赍捧香帛,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御制祭文
  维嘉靖十年,岁次辛卯,八月壬午朔,越二十四日乙巳,皇帝谨遣延安府通判梁知让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多福恩,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飨!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祭文
  维嘉靖三十一年,岁次壬子,八月辛亥朔,二十七日丁丑,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周建邦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尚飨!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祭文
  维嘉靖三十有五年,岁次丙辰,四月乙丑朔,六日甲午,户部左侍郎邹守愚率陕西布政司右参政朱用、谢淮,左参议粟永禄,按察司副使徐贡元、都司指挥申绍祖,以牲礼香帛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神曰:惟帝睿心天授,玄德神侔,口离衷而能言,聪明卓冠于千古;身绝世而首出,文武逖耀于八埏。乘土德以统天,握乾符而驭宇。总百口而祗役,密阐道真;抚万国以咸宁,诞敷皇极。抚群生而开栋宇,法两仪而肇□□。阳雨应期,勋离邃代,凤麟献瑞,治比华胥。乃若王屋受经,崆峒问道,天老迎□□启符;丹灶飞珠,荆山铸鼎,仰仙踪而滋邈,抱皇谍而独尊,信天地之与忝,□□民亡未有也;守愚等处将帝命亲履灵封,敢少清于蚁衷,冀俯临于云驭,与乎同天而如在。阳沛德泽而□垂德异世而弥馨,常乘化机而幽赞。神之听之,伏维尚飨!
  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祭文
  维隆庆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申朔,二十一日丙辰,皇帝遣陕西延安府知府郭文和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兹特遗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英灵,来歆来格! 尚享!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御制祭文
  万历元年,岁次癸酉,四月庚戌朔,越十六日乙丑,皇帝遣尚宝司少卿石星,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于维神圣,挺生邃古,开物成务,立极继天。功参二仪,泽垂万世,兹予祗承天序,明祀式修,仰惟鉴歆,永绥远祚。尚飨!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御制祭文
  维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八月辛未朔;二十五日乙未,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徐安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追维明德,奉天抚民,盛治弘勋,万世永赖。陵寝所在,英爽如存。兹特遣使赍捧香币,祗命有司致祭,惟神鉴钦。尚飨!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御制祭文
  维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十一月戊戌朔,越四日辛丑,皇帝谨遣锦衣卫加正一品俸都指挥使侯昌国,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于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主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利赖万世。兹予祗承天序,式展明禋,用祈歆飨,永祚我家邦。尚飨!
  清代的黄帝陵庙祭祀,多由皇帝派专员致祭,一般是三年一次,也有临时祭告。其他常年春秋之祭由地方官操办。除常规之祭外,逢皇帝登基、太后寿辰、国家庆典、平息叛乱、水旱灾害、五谷丰登、大功告成等重大事件,特别是需要团结御敌,或获重大成功需要祭告祖先时,也常同时祭祀黄帝。清朝对黄帝陵的祭祀,见于记载的有30次:清世祖顺治在位18年,祭陵1次;清圣祖康熙在位61年,祭陵9次;清世宗雍正在位13年,祭陵3次;清高宗乾隆在位60年,祭陵10次;清仁宗嘉庆在位25年,祭陵3次;清宣宗道光在位30年,祭陵4次。
  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派专官到黄帝陵进行祭祀,其祭文为:
  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功德载籍,炳若日星。明禋大典,亟宜肇隆。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神其鉴飨!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敬遣专官到黄陵祭祀,其祭文为:
  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朕受天眷命,绍缵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禋大典,亟宜肇修。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爰昭启荐之忱,聿备钦崇之礼。伏维格歆,尚其鉴享!
  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遣工部杨运昌祭告黄帝陵;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遣工部右侍郎加一级苏拜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有督理陕西等处地方粮储道副使加四级李国亮、延安府知府毛文埜、中部县知县金兰芝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二十一年,岁次壬戌,三月己酉,越十六日甲子,皇帝谨遣工部右侍郎加一级苏拜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受天显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成功盛德,炳如日星。朕诞眷祐,临治万方,扫灭凶残,廓清区宇,告功古后,殷礼肇称,敬遣专官代将牲帛,聿修礼祀之诚,用展景行之志。御正明灵,尚其鉴享!
  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孝庄文皇后升祔太庙[10]礼成致祭黄帝陵。孝庄文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庄是皇太极的妻子,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她的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先后辅佐了三代皇帝,对清王朝的巩固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女政治家。她对幼帝康熙玄烨着力培养,终使他成为一代明君。康熙帝曾充满感激之情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11]。祖母“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赞宣内政,诞育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战祚方在冲龄,仰荷我圣祖母训诲思勤,以至成立”[12]。她死后第二年,康熙帝为她升祔太庙礼成。遣鸿胪寺卿刘楷致祭黄帝陵,陪遣官有延安府知府张伟、鄜州知州胡正著、洛川县知县许廷佑、中部县知县李喧、宜君县谢裁秋、儒学训导阎仕、典史葛珙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十二月庚子朔,越十有七日丙辰,皇帝遣鸿胪寺卿刘楷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受天明伞,御历膺图。时代虽殊,而继治同道,后先一揆。朕承眷佑,临制万方,稽古礼文,□修祀事,兹以皇祖妣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礼成,特遣专官,代将牲帛。虔修禋祀之典,用抒景行之忱。仰冀明灵,鉴兹诚悃!
  碑颂云:
  维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孟冬之吉,文太皇后升祔太庙礼成,皇帝命大鸿胪刘公、礼部笔帖式马公,禋祀我中部黄帝轩辕之陵。于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辛卯致祭:肃将帝伞,祗荐馨香。民用乂安,鸡豚无扰,父老子弟,□其德而追颂之。颂曰:于皇大清,继天绍祚,孝治克光,明命提顾。惟文太后,肇膺历数;功德懋隆,三朝永固;龙驭忽遐,普天孺慕;岁在戊辰,孟冬升祔;命大鸿胪,光我中部。明明黄帝,陟降在天;邛彼桥畤,俎豆万年。刘公至止,肃事孔渊;筮吉辛卯,乃被乃蠲。将愉穆穆,神歆告虔。是日之吉,和风载軿。金枝翠旗,安途蜷□。□□刘公,□之司直。哀我人斯,亦孔之棘。肃肃邕邕,笾豆是饬。惟不扰民,民怀其德。聿光大典,翼我黍稷。清风戒途,回相恭默。勒之贞珉,与天无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因岁歉为民祈福,遣都察院协理院事左佥都御史常继圣致祭于黄帝陵,其祭文为:
  维康熙三十五年,岁次丙子,三月丁巳朔,越十五日半未。皇帝遣都察院协理院事左佥都御使常继圣,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道德兼隆,莫不慈惠嘉师,覃恩遐迩。朕勒恤民依,永期殷阜。迩年以来,郡县水旱间告,年谷歉登;蚤夜孜孜,深切轸念。用是专官秩祀,为民祈福;冀灵光之默赞,溥乐利于群生。尚鉴精忱,永垂歆格!
  康熙四十二年(1703)为康熙帝五旬大寿并亲阅黄淮堤工回銮致祭黄帝陵。据清史记载,康熙年间,黄河下游多次决口,黄淮合流,淹没了大片良田,给黄淮两岸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康熙皇帝得知情况后,决心治理黄淮,降旨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全力以赴治理黄淮。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黄淮河流故道,次第修复完善,康熙皇帝亲巡黄淮堤工后,为致祭于黄帝陵,派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吴存礼,鄜州知州高怡,洛川县知县萧长祚,宜君县知县卢兆鲲,中部县知县黄觐光,典使孙时铉,儒学训导阎仕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五月乙巳朔,越十三日丁巳,皇帝遣大理寺少卿莫殷代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钦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殷惕厉,历兹四十余载,今岁适届五旬,宵旰兢兢,无敢暇逸,渐致民生康阜,国运升平。顷因黄淮告成,亲行巡历,再授方略,善后是期,睹民志之欢欣,滋朕心之斡恤。遄回銮驭,大沛恩膏,用遣专官,敬修祀典,冀默赞郅隆之治,益弘仁寿之庥。尚鉴精忱,俯垂昭格!
  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皇太子废而复立致祭黄帝陵。清朝康熙年间,诸皇子争权激烈。康熙共有35子,诸皇子与满洲贵族、官僚和汉族官吏结为私党,相瓦倾轧。康熙十四年,皇二子允礽被立为皇太子。后来,由于皇太子势力扩大,与皇帝、诸皇子发生了激烈冲突。康熙帝甚感皇太子势力对他的威胁,几次借机削弱与打击这股力量。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废皇太子。但是,废掉皇太子之后,诸皇子皆蠢蠢欲动,“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康熙帝又感势头不妙,便又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十一日,再次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并“昭告宗庙,颁诏天下”,但为了表示诚心,特遣户部右侍郎加二级张世爵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加一级孙川等,从祀官鄜州知州高怡、洛川县知县萧长祚、宜君县知县李之玣、中部县知县祝文彬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四十八年,岁次已丑,八月已亥朔,越二十六日甲子,皇帝遣户部右侍郎加二级张世爵敬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朕惟自古帝王,正位临民,代有令德。是以享祀千秋,用昭巨典。朕仰荷天庥,抚临海宇,建立元良,历三十余载。不意忽见暴戾狂易之疾,深惟祖宗洪及万邦,民生所系至重,不得己而有退废之举。嗣后渐次体验,当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衅。朕觉其日后必成其乱阶,乃随时究察,穷极始末,因而确知病源,皆由镇压,亟为除治;幸赖上天鉴佑,平复如初。朕比因此事,耗损心神,致成剧疾;皇太子晨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丕基克荷,用是复正储位,永固国本。特遣专官,敬申殷荐,尚祈歆格!
  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康熙帝六旬大寿,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为延安知府加二级孙川,从祀官有鄜州知府加一级功加记录二次张云鹤、洛川县知县加一级向兆麟、宜君县知县加一级李良模、中部县知县加一级邰衡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七月丙午朔,越祭日己酉,皇帝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致祭于黄帝轩辕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建极绥猷,莫不泽被生民,仁周寰宇。朕躬膺宝历,仰绍前徽,夙夜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余年,适当六句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安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群祀之虔修。特遣专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寿之麻。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康熙五十八年(1719)为孝惠奉皇后升祔太庙礼成,遣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吴孝登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鄜州知州加一级功加记录二次张云鹤、洛川县知县加一级军功记录一次向兆麟、中部县知县加一级杜乔等,其祭文为: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三月戊辰朔,越十有七日庚寅,皇帝遣左春坊左赞善翰林院检讨臣吴孝登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受天景命,建极绥猷;垂万世之经常,备一朝之典祀。朕钦承帝祖,临御九围,夙夜惟寅,敬将祀典。兹以皇妣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翼圣奉皇后神主升祔太庙礼成,特遣专官,代将牲帛;用展苾芬之敬,聿昭禋祀之虔。仰冀明灵,尚其歆享!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遣通政使司右通政钱以垲致祭黄帝陵,其祭文为:
  维雍正元年,岁次癸卯,二月辛亥朔,越十五日丙寅,皇帝遣通政使司右通政钱以垲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建极绥猷,莫不泽被生民,仁周海宇。惟我皇考,峻德鸿勋,媲美前古;显谟承烈,垂裕后昆。朕以渺躬,缵膺大宝,当兹嗣位之始,宜修享祀之仪。特遗专官,虔申昭告,惟冀时和岁稔,物阜民安,淳风遍洽乎寰区,厚德常敷于率土。尚其歆格,鉴此精诚!
  雍正二年(1724)为圣祖仁皇帝(康熙)王配享圜丘礼成,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球致祭黄帝陵,陪祀官为整饬榆林中西二路兼分巡道陕西按察使司布政司参议朱曙荪,从祀官有延安府正堂加三级记录二十五次沈廷正、鄜州正堂加一级孙毓诠、署肤施县正堂加一级徐珩等,其祭文为:
  维雍正二年,岁次甲辰,正月丙子朔,越二十二日丁酉,皇帝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珠祭于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体天立极,表正万邦,恺泽遍于寰区,仁风及于奕祀。朕丕承大统,遥契曩徽。兹于雍正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恭奉圣祖,合天弘运;丈武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王配享圜丘礼成,特遣专官,虔申昭告,维冀永赞修和之治,益昭安阜之庥。鉴此精诚,尚其歆格!
  雍正十三年(1735)太常寺少卿鲁国华致祭黄帝陵,从祀官有直隶鄜州知州李如沅、中部县知县何任、宜君县知县许克家等,其祭文为:
  维大清雍正十三年,岁次乙卯,丙寅朔,越祭日丁亥吉时,皇帝遣太常寺少卿鲁国华致祭于黄帝轩辕氏陵曰:礼崇典祀,光俎豆于前徽;念切景行,荐馨香于往哲,维黄帝轩辕氏继天建极,抚世诚民,丰功焜耀于简编,骏烈昭垂于宇宙,溯典型于在昔,凛法监之长存。朕以貌躬,继登大宝,属膺图□伊始,展祀以告虔,特遣专官祗遵彝典,苾芳千秋之明德。尚其歆格,永锡鸿禧。谨告。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为世宗宪皇帝(雍正)配享圜丘礼,成遣翰林院侍读学士世臣致祭黄帝陵,从祀官有礼部文林郎加一级邢通、直隶鄜州知州加三级李如沅、署直隶鄜州同州府通判加三级商北麟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二年,岁次丁巳,戊申月,丁亥朔,越辛亥日,皇帝遣翰林院侍读学士世臣致祭于轩辕帝曰:自古帝王,宪天出治,建极绥猷;德泽洽于万方,轨范昭于百世。朕慕承鸿绪,景仰前徽,兹于乾隆二年四月十六日,世宗宪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主配享圜丘礼成,特遣专官,虔申昭告。维冀永赞熙雍之盛,益昭安阜之隆。俯鉴精诚,尚其歆格!
  乾隆十四年(1749)为平金川等事致祭黄帝陵。金川地区,今四川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清代实行土司制度。这里的土司,侵犯邻近土司,占领土地,杀伤民众,掠夺财物,抗命朝廷,清政府对其进行征剿,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进行了第一次金川战争。对于发动金川战争的意向和目的,乾隆帝说:“吾则以为既受职为土司,则是我臣,而其地近接成都,远连卫藏,则是我土,我土我臣,而横生逆志,蚕食邻封,将欲大有所为,弗剿而灭之,则四川将不能安枕……故余不咎人之议为穷兵黩武,而转咎己之类于姑息养奸……若谓余穷兵黩武,则余赖天恩平伊犁、定回部,拓疆二万余里,岂其尚不知足,而欲灭蕞尔金川,以为扬赫灌、纪勋烈之图哉”[13]。也就是为了国家安定、消除动乱隐患。在第一次战争胜利后,遣太常寺少卿钟衡致祭于黄帝陵,陪祭官为分巡凤邠盐道按察司副使永敏,从祀官有同州府通判署直隶鄜州事赵铨、洛川县知县方楚正、中部县知县杨必名、宜君县知县计治、中部县儒学训导王运会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六月丁丑朔,越二十有三日己亥,皇帝遣太常寺少卿钟衡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惟帝王继天建极,抚世绥猷,教孝莫先于事亲,治内必兼于安外,典型在望,缅怀正德要道之归;景慕堆殷,心希武烈文谟之盛。兹以边徼敉宁,中宫摄位,兹宁晋号,庆洽神人。敬遣专官,用申殷荐。仰维歆格,永锡鸿禧! 
  乾隆十七年(1752)为慈宁太后万寿晋号,遣太常寺少卿涂逢震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鄜州直隶知州加三级武敬、洛川县知县老尔昌、署宜君县朱家鄜濂、中部县知县王纲等,从祀官为同州府盐通判加一级赵铨,其祭文为:
  维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二月初一日癸巳朔,越日,皇帝遣太常寺少卿涂逢震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惟帝王宪天依极,受箓承庥;教孝莫先于事亲,敛福用光乎继治。是彝是训,缅维至德要道之归;寿国寿人,允怀锡类推恩之盛。兹以慈宁万寿,懋举鸿仪;敬晋徽称,神人庆洽。爰申殷荐,特遣专官。冀鉴兹忱,永绥多福!
  乾隆二十年(1755)为荡平准部和太后晋号致祭黄帝陵。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新疆准噶尔部发生叛乱。乾隆皇帝先后三次御驾亲征,终于在乾隆二十年(1755)取得平息叛乱的最后胜利。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乾隆皇帝遂作“为荡平准部,太后晋号祭告祭文”,遣太常寺卿熊学鹏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候补知府署鄜州知府雷正、鄜州直隶州知州记录十次英德、中部县知县王纲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八月壬寅朔,二十有七日己巳,皇帝遣太常寺卿熊学鹏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朕惟帝王建极,乘时绥猷。制临无外,德盛而服远者神;教化原□,孝道以尊亲为大。兹以平定准噶尔大功告戍,加上皇太后徽号。神人洽庆,中外蒙庥。敬遣专官,用申禋祀,伏维鉴格!
  乾隆二十五年(1760)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赫庆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直隶鄜州知州刘麟勋、中部县知县巩敬绪、宜君县知县侯於蓟、中部县儒学训导李凤冈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正月丁未朔,越初八日甲寅,皇帝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赫庆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惟亲王建极绥猷,经文纬武,诞敷德教,仁义备其渐摩;克诘戍兵,声灵彰且赫濯。惟恩威之□□,先后道本同,符期命计之。昭垂今古,功归□□……
  乾隆三十七年(1772)为太后万寿晋号,遣宗人府府丞李友棠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鄜州知州阿林、鄜州分州吴廷试、洛川县知县温崧曾、中部县知县董廷楷、宜君县知县袁维丰、鄜州儒学训导李如坤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三十七年,岁次壬辰,正月丁酉朔,越七日戊午,皇帝遣宗人府府丞李友棠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惟帝王体元财大,抚世诚民;勋被寰区,德昭往古。羹墙匪隔,累朝之统绪相承;俎豆维新,百代之英灵如在。兹以慈闱万寿,懋举鸿仪;敬晋徽称,神人洽庆。孝道以尊亲为大,式仰前型;母仪之锡类有宏,永绥厚福。彝章载举,祀典斯崇。布肸蚃以告虔,庶灵明之来格。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为平定大小金川致祭黄帝陵。第一次金川之役后,不久,金川土司又恢复元气,依然如故,恣意闹事。清政府于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又进行了第二次金川战争。对大小金川土司的平定,结束了金川地区长期的混乱局而,川西以至整个四川从此得到稳定和安宁。此后,清政府对金川实行改土归流,削除了土司割据,消除了金川地区的封闭状态,使金川民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和交往密切起来。两次金川之役对于清初政治版图的确定和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被列入高宗的“十全武功”之中[14]。这次平定金川后,遣内阁学士唐吉泰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候补直隶州署鄜州加三级记录五次林苹范、洛川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五次温崧曾、中部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五次董廷楷、署宜君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三次任重、中部县儒学训导江自岚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七月庚午朔,越十四日癸未,皇帝遣内阁学士唐古泰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朕惟帝王德洽恩威,义严彰瘅。锄奸禁暴,诏命讨之无私;辑远绥荒,振声灵之有赫。兹以两金川大功全蒇,逆党咸俘。殄遗孽于番陬,戢武协求宁之志;缅丰功于前代,庆成觇耆定之庥。特遣专官,肃将禋祀,惟冀鉴歆!
  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乾隆帝七旬寿诞致祭黄帝陵。乾隆帝在位60年,是中国封建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康熙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享年89岁。他的一生创造出许多伟大的文治武功。经济上,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文化上重开博学鸿词科,重视知识和文化,以学致化,并组织大批文人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工作。并下令组织撰写《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及各省通志。最突出的功勋,是历时十年组织编辑了空前绝后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而且对于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统治下,延续了康熙时的繁荣,历史上称“康乾盛世”。此年,乾隆帝七十寿辰,遣内阁学士钱载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洛川县知县加三级记录黄辉、中部县知县加五级记录五次董廷楷、中部县儒学训导江自岚等,其祭文为:
  维乾隆四十五年,岁次庚子,三月庚辰朔,越十四日癸巳,皇帝遣内阁学士钱载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惟帝体元赞化,建极绥猷,泽被生民,勋垂奕世。简编明备,累朝之治法相传;弓剑留藏,千载之英灵如在。兹以朕七旬展庆,九有腾欢;懋举崇仪,特申昭告。缅当日之膺图受箓,每深景仰之忱;抚此时之集嘏凝禧,弥切祗寅之念。冀郅隆之运,永贻仁寿之庥。式荐精禋,惟祈鉴格!
  乾隆五十年(1785)遣内阁学士胡高望祭告黄帝陵;乾隆五十五年(1790)遣内阁学士依兰泰祭告黄帝陵;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遣陕西副都统花向阿祭告黄帝陵。
  清仁宗嘉庆五年(1800)为高宗配享圜丘礼成,遣户部右侍郎周兴岱祭告黄帝陵,其祭文为:
  自古帝王受箓膺图,乘时御宇,罔不宪天立极,宥密殚心,故能泽洽万方,德昭百世。朕承鸿典,景仰前徽。兹以嘉庆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恭奉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主配享圜丘礼成。特遣专官,虔申昭祀。惟冀孚祐皞熙之运,益昭安阜之风。鉴此精禋,尚其歆格!
  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嘉庆帝六十寿诞,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桂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鄜州直隶州知州鄂山、中部县知县恒亮,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朱体元,宜君县马兰镇巡检刘询等,其祭文为:
  维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三月朔,越祭日丁未,皇帝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桂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维帝肇握乾符,递承泰筴。制礼作乐,垂明备于简编;腾茂蜚英,留声灵于弓剑。兹以朕庆六秩,欢洽万方;周申箓以提釐,萃壬林而锡福。知其政,知其法,迄今钦治统之隆;作之君,作之师,稽古荷心传之赐。忆五旬之介祉,曾荐维藩;阅十载以升香,用昭有恪。伏祈歆格,虔奉精禋。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遣西安副督统哈兴阿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知州硕庆,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赵炳、宜君县知县邓培绶、中部县典史韩廷楷等,其祭文为:
  维道光元年,岁次辛巳,七月己酉朔,越十有五日癸亥,皇帝遣陕西西安副都统哈兴阿祭告于黄帝轩辕氏之神曰:心源递衍,球图灿御世之谟;祀典常昭,俎豆肃侑神之礼。惟致治莫先稽古,斯率初宜重升香。朕缵绍丕基,尊崇先烈,廿五载神功圣德,聿符峻急于瑶坛;四千年帝续王猷,遥企遗徽于玉检。兹以道光元年四月初六日,恭奉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丈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主配享圜丘礼成,特遣专官,敬申昭告。累叶睇松楸之荫,往迹殷怀;两楹建黍稷之声馨,懋仪载举。式虑诚悃,庶格精禋。
  道光十六年(1836),为太后万寿晋号,遣陕西榆绥镇总兵官郭继昌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鄜州直隶州知州吴明捷,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张云瑞、中部县典史毛诗、前署中部县典史赵洙等,其祭文为:
  维道光十六年,岁次丙申,二月甲寅朔,越九日壬戌,皇帝遣陕西榆绥镇总兵官郭维昌祭告于黄帝轩辕氏陵前曰:维帝王膺图御宇,握镜临宸;泽被黄舆,勋垂青史。羹墙不远,仰皇煌帝谛之模;俎豆常新,昭崇德报功之典。兹以慈宫万寿,懋举上仪,敬晋徽称,神人洽庆。天经地义,洽百王至治之馨香;日升月恒,申亿载无疆之颂祝。彝章式叙,祀事攸隆;致蠲洁以明虔,庶神灵之歆格!
  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为太后万寿晋号遣西安右翼副都统甘露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知州张其翰、中部县知县郭云章,其祭文为:
  维道光二十六年,岁次丙午,正月丁巳朔,越二十四日庚辰,皇帝遣西安右翼副都统甘露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前曰:惟帝垂范,□□□□。羹墙如见,竭高山景仰之诚;黍稷咸登,昭明德馨香之报。兹以慈宫万寿,懋举上仪;敬晋徽称,神人洽庆。万年有道,永垂郅治之鸿猷;百福来同,用协吉蠲之燕飨。综灵囊而肇祀,陈绣簋以致虔。鉴此诚祈,庶其歆格!
  道光三十年(1850),遣西安左翼副都统常春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陈捷魁、中部县知县郭云章,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李荣春、洛川县训导路三登、宜君县训导孙震生等,其祭文为:
  维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四月癸亥朔,越二十日壬午,皇帝遣陕西西安左翼副都统常春致祭于黄帝轩辕氏神位前曰:功昭宇宙,千秋之明德惟馨;祀展陵园,旷代之隆义备举。缅怀前烈,敬奉精禋。朕以藐躬,敬登大宝。念天命民碞之可畏,夙夜不遑;思皇煌帝谛之同符,典型未远。肃将享祀,特遣专官。灵爽常存,弥切景行之慕;馨香斯荐,用申昭告之诚,惟冀来歆,福兹亿兆。
  此外,明清时期黄帝还以另外一些身份受到祭祀。比如在皇宫内的传心殿与先医庙,黄帝分别被作为“皇师”和“先医”受到祭祀。传心殿内供奉皇师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王师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武王、先圣周公,先师孔子,以遵道统,每年春秋经筵开讲前一日,或皇帝亲祭,或遣官代祭。“每岁春秋开讲前一日,皇帝服皮弁,拜跪,行释奠礼。用羹酒果脯帛祭于文华殿东室”[15]。其先医庙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配,以历代名医从祀,每年仲春、仲冬上甲日遣礼部堂上官行礼,太医院堂上官二员分献。清代还以先蚕礼祭祀黄帝。雍正十三年(1735),河东总督王士俊上疏请求祭祀先蚕,侍郎图现琛奏立先蚕祠于安定门外。乾隆五十九年(1794),朝廷规定浙江轩辕黄帝庙蚕神以及杭、嘉、湖属蚕种祠,列入祀典。随着各手工行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渐渐出现了行会组织,他们崇奉本行业公认的祖师及发扬光大其工艺的历史名人。黄帝被作为缝纫业、丝线业的祖先供奉,所以各地多修有轩辕庙。有些地方黄帝作为三皇之一被奉祀为医药业或戥秤帮的祖师。无论是先医庙祭、先蚕坛祭,还是其他方式祭,都与传说中黄帝造福于民的功绩有关,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方面对黄帝的尊崇。
  明清统治者重视黄帝祭祀,目的主要是为了昭示其继统的合法性。明初,朱元璋建立历代帝王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标识出帝王统系,“有帝王之统,有圣贤之统。如汉祖、唐宗、宋祖开基创业,削平群雄,混一四海,以上继唐、虞、夏、殷、周之传,此帝王之统也”[16]。明代宋讷撰写的《敕建历代帝王庙碑》中更详细地解释了这一政治理念:“两仪判而人极立,大统建而君道明。粤自上古神圣继作,代天理物以开万世太平之治。故天地以之而位,四时以之而序,万物以之而育,大经大本以之而立,盛德相继,传至于今。钦维圣天子受天明命,肇修人纪,以建民极,缵皇帝王之正统,衍亿万年之洪基,稽古定制作庙京邑,以祀历代帝王,重一统也……”[17]。这一点也可从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祭“三皇”的祝文中体现出来:“惟太昊伏羲氏画八卦以明天道,造书契以开人文;惟帝神农氏制耒耜以教农耕,尝百草以为医药; 惟黄帝轩辕氏作居室、农服,以法易象,创律历、官制以宣政治,皆继天立极……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18]。由此可见,朱元璋通过祭祀历代帝王,来确认自己的先王正统之传,为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寻找神圣依据。清时的黄帝祭祀也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在几篇祭文中均有表现。比如顺治八年(1651),即清皇朝基本确立对全国统治后的六七年,顺治帝在祭告黄帝文中写道:“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维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功德载籍,炳若日星”;康熙元年(1662),康熙帝“御制”祭文中也说:“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御制”祭文再次表明:“自古帝王受天显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成功盛德,炳如日星。”所谓“统”,是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历代皇帝多沿用“垂统”一词,是表明上有所承,下有所传。清代各帝重视黄帝祭祀,就是为了表明清在政治上继承了黄帝以来的政治传统,在文化上承袭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传统,认同了中华文化。
  注解:
  [1]《明史·志二十四》。
  [2] 现历代帝王庙依然存在,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大明会典》卷九一。
  [4]《大清会典》事例卷四三三。
  [5]《明实录·太祖实录》。
  [6]《明实录·太祖实录》。
  [7]《旧唐书·玄宗本纪》。
  [8]《明实录·太祖实录》。
  [9]根据《明史·礼志四》的记载,在河南有十处:陈(今河南淮阳县)祀伏羲、商高宗,孟津(今河南陵园县南18里)祀汉光,洛阳(今河南河洛地区)祀汉明帝、章帝,郑(今河南新郑)祀周世宗,巩(今河南巩县)祀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在山西有一处:荧河(今山西翼城县)祀商汤;在山东有两处:东平(今山东东平)祀唐尧,曲阜(今山东曲阜)祀少昊;在北平有三处: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祀商中宗,滑(今河南滑县)祀颛顼,高辛;在湖广有两处:酃(今湖南衡阳县东)祀神农,宁远(今湖南宁远县)祀虞舜;在浙江有两处:会稽(今浙江绍兴)祀夏禹、宋孝宗;在陕西有15处:中部(今陕西黄陵县)祀黄帝,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祀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宣王、汉高帝、景帝,咸宁(今陕西西安东部)祀汉文帝,兴平(今陕西兴平县)祀汉武帝,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祀汉宣帝,三原(今陕西三原县)祀唐高祖,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祀唐太宗,蒲城(今陕西蒲城)祀唐宪宗,泾阳(今陕西省泾阳县)祀唐宣宗。
  [10]升祔太庙:祔,属,随附,指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太庙,帝王的祖庙。
  [11]《清圣祖实录》卷一三二,康熙二十六年十二乙巳。
  [12]《清圣祖实录》卷一三三,康熙二十七年正月辛巳。
  [13]《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一《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
  [14]清高宗“十全武功”,为“二平准噶尔,一定回部,再扫金川,一靖台湾,降缅甸、安南各一,两次受廓而喀之降”。参阅庄古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中华书局,
  1987年。
  [15]《明史》卷五○。
  [16]陈建:《学蔀通辩》,丛书集成本。
  [17]薛熙:《明文在》卷六八,万有文库本。
  [18]《明太祖实录》卷九二,“洪武七年八月甲午”条。
  明清时期的黄帝祭祀礼仪
  洪武二十六年(1393),制定遣祭历代帝王庙的礼仪[1]:
  (1)斋戒。
  (2)传制。
  (3)省牲。在正式祭祀的前一天,献官要去祭坛视察牺牲的情况。牺牲有五牛五羊六豕一鹿八兔。
  (4)陈设。受到祭祀的帝王有16位,分别在五个房间祭祀。每个房间陈设有一犊、一羊、一豕,每位帝王一登,二鉶,一帛,一簠,笾,豆各十,簋各二。共设酒尊三、爵四十八、篚五于中室。放在东南的位置,朝向西方。放祝文的桌子一个,放在西面。
  (5)正祭。执事官各就各位。奏乐,唱奠帛,分别在三皇五帝、汉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神位前行三献礼,读祝文,饮福受胙,送神,燔柴。
  (6)乐章。祭祀过程中先后分别奏有迎神乐、奠帛乐、初献乐、亚献乐、终献乐、彻馔乐、望燎乐。
  清代顺治二年议定祭祀历代帝王礼,当时规定每年于春二月、秋八月致祭于历代帝王庙,具体礼仪是[2]:
  (1)前期十日,太常寺任命承祭官、分献官。皇帝与祭祀文武官员斋戒两日。前期两日,太常官至牺牲所检查牲口。前期一日,太常寺官将写好的祝文捧至历代帝王神库内桌上安放。礼部都察院、太常寺、光禄寺等官朝服上香、监宰牲,并安置历代帝王神主。正殿: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三位一室),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五位一室),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五位一室),唐太宗皇帝、辽太祖皇帝、金太祖皇帝、金世宗皇帝(四位一室),宋太祖皇帝、元太祖皇帝、元世祖皇帝、明太祖皇帝(四位一室)。两庑:东庑第一坛、第二坛,西庑第一坛、第二坛均供历代贤臣良佐,与明祖之制稍有差异。
  (2)正祭日早晨,礼部太常寺官俱官服请正殿神主各于座上安设。两庑不请神牌,只开帐幔。并将祝文安放于殿西祝案上。承祭官、分献官及文武陪祀官就位,乐舞生就位。
  (3)迎神。奏雍平之章,行三跪九叩礼。
  (4)奠帛、行初献礼。奏安平之章。承祭官至18位帝王位前上香、献帛、献爵,分献官至东、西庑神位前上香、献帛、献爵,行一跪三叩头礼。
  (5)读祝。读祝官读祝文。承祭官、分献官及文武陪祀官俱跪听。读毕,将祝文字安放在正坛案上帛匣,俱三叩头。
  (6)行亚献礼。乐奏中平之章。仪如初献。
  (7)行终献礼。乐奏肃平之章。仪如亚献。
  (8)彻馔。乐奏凝平之章。饮福受胙。
  (9)送神。乐奏寿平之章。承祭官、分献官及陪祀官员等均行三跪九叩礼。
  (10)燎炉焚供品。乐奏寿平之章。供品焚烧一半后宣告礼毕。太常官负责安放帝王神主。
  《大清会典》规定的历代帝王陵寝祭祀仪式是:
  1.内阁撰拟祭文。
  2.工部造香亭、罩袱、缎袱等项。
  3.户部备降真[3]香等项。
  4.太常寺备制帛[4]。
  5.遣内阁、宗人府、翰林院、参事府、六部都察院卿、寺銮仪卫等衙门满汉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开列职名具题,钦点差往致祭。
  6.钦天监选择吉日,先期致斋一日,至期早,礼部太常寺官陈设祭文香帛于中和殿,恭请皇上陛殿,阅毕,遣行。
  7.祭品:牛一、羊一、豕一、登二,笾、豆各十,簠、簋各二,酒烛俱请该地方司府官备办。
  注解:
  [1]详见附录六。
  [2]参见《古今图书集成·帝王陵庙祀典部》。
  [3]降真:降临的神灵。
  [4]制帛: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帛的长宽皆有定制,长一丈八尺,幅广二尺四寸,因称“制帛”。

黄帝祭祀研究/何炳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03

您是第 位访客!